据环球网报道,白宫玫瑰园一句“名单里没有中国”,把全球媒体瞬间拉进了猜谜现场。特朗普一边把关税大棒抡向150多个“小国”,一边把北京请出靶场汇通资管,这出戏怎么看都不像临时起意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紧接着放话:8月组团去北京谈。两条消息一前一后落地,华盛顿的算盘珠子已经噼啪作响。
先看征税规模。7月16日,特朗普亲口确认:150多个“体量不大、往来不多”的贸易伙伴,将收到统一税率的“付款通知”。数字可以这么理解——地球上每三个国家就有一个要被美国加税;也可以换个说法——美国贸易伙伴里近八成被拉进同一张罚单。税率定在10%到15%之间,听上去不高,可这些国家出口美国总额接近2300亿美元,哪怕按最低10%估算,也相当于凭空多缴230亿美元关税,相当于斯里兰卡一整年的财政收入。若按14%的平均值算,这笔关税可买下希腊2024年一半的国债利息;再换个角度,比美国农业部全年预算还高出一截。华盛顿把账算得精,小国却喊疼:越南对美出口占GDP比重超过25%,柬埔寨更高达35%,一刀下去直接砍在血管上。
特朗普(资料图)汇通资管
再看时间线。原定7月9日生效的“对等关税”被推迟到8月1日,特朗普说“不会再变”。掐指一算,离8月12日中美90天暂停加征关税协议到期只剩11天。华盛顿把150国推到前台当“热身赛”,却把真正重量级的对手留在压轴,怎么看都是先清外围再谈主场的打法。更有意思的是,美国财政部7月15日悄悄更新文件,把原定8月4日举行的“主要贸易伙伴汇率评估”推迟到8月18日,正好给北京谈判留出“汇率牌”的回旋空间。日程上的错位,暗示白宫内部也在拉锯:财政部想稳市场,贸易代表办公室想秀肌肉,最终只好把时间表拆成两段,先吓唬小国,再安抚大国。
关键问题来了:名单为什么独缺中国?数字不会撒谎。美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,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仍高达6640亿美元,其中美方逆差接近3820亿美元。这么大块头,一旦加税,美国超市货架上从手机到牛仔裤全线涨价,美联储褐皮书已经预警“夏季物价可能快速抬升”。换句话说,特朗普不是不想打,而是怕打到自己痛处。美国家庭2023年平均花费的1美元里,有27美分花在进口商品上,中国货占比接近四成。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算过一笔账:若对华再加10%关税,美国CPI立刻抬升0.4个百分点,年底通胀可能破4%。选举年最怕的就是超市收据,选民不买账,选票就翻脸。
汇通资管
特朗普(资料图)
更微妙的信号来自人事安排。卢特尼克透露“财长与贸易代表可能同行”,等于把对华谈判的顶配团队一次性搬上飞机。上一次中美经贸牵头人在日内瓦碰头,还是今年5月,当时双方把34%关税暂停90天,留出了如今这个8月窗口。美方此刻高调放风,无非想告诉市场:该续命续命,该谈判谈判,别在选举年添乱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务院二号人物坎贝尔也在随行名单里,此人主管印太事务,常年在南海、台海问题上放狠话。北京内部研判:如果坎贝尔坐在谈判桌对面,话题不会只谈关税,芯片、稀土、南海渔业执法都可能打包上桌。美方想用“一揽子”换“分阶段”,算盘打得响,但中方未必接招。
至于诚意,北京没抱幻想。过去四年,华盛顿把关税当微信红包,发得爽,撤回难:钢铝25%变50%,芯片禁令层层加码,连中国电影都被点名要收100%关税。中方反制也摆在那儿——4月起对美国商品加征34%关税,7类稀土出口许可证一夜之间收紧。商务部一句“谈可以,先取消单边措施”把门槛划得明明白白。海关数据里还有一个细节:6月中国自美进口大豆同比下降38%,玉米下降42%,美国农民早就坐不住了。农业州电台现在开始循环播放“出口就是选票”,特朗普团队再强硬,也得给农场主留条活路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国际社会的眼睛同样雪亮。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放话:“华盛顿今天能对小国下手,明天就可能调转枪口。”巴西总统卢拉更直白:“只尊重有原则的谈判方。”一句话,特朗普的关税戏码演得响,却难掩孤立底色。7月17日,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例会上,17个成员国排队要求美国解释“150国清单”合法性,现场气氛堪比批斗大会。美国代表只回一句“国家安全例外”,台下嘘声四起。更尴尬的是,加拿大、墨西哥这两个USMCA伙伴也被列入“观察名单”,渥太华直接甩出北美贸易协定第34章“零关税”条款,问华盛顿“到底算不算数”。盟友的怒火,比北京的反制更难扑灭。
8月的北京,如果美方还是带着“收割清单”进场汇通资管,大概率再演一次“各回各家”。真想谈成,华盛顿先得把高举的棒子放下,不然150国的今天,可能就是美国的明天。华尔街已经在押注:如果8月会谈无果,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就可能被迫降息,美元再跌一波,特朗普的竞选口号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得改成“让美国先喘口气”。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